close
距96年至今
今年學校又再度舉辦教師甄選
需要三位老師
來了600位左右報考
我們都很清楚
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
每年七、八月又是一場場的廝殺
天涯海角都去考
只要有考
就有機會
只是
報名人數眾多的情況下
勢必要訂出一些篩選的機制
讓有為者脫穎而出
當然
任何比賽辦法
一定有些許的瑕疵
第一關的筆試
篩選出的
大多為考試準備充分的準老師
很會考試當然是一種優勢
教育概念也必然是一個老師該具備的基本常識
但是
筆試後
有些教學很有辦法的老師
就提前被淘汰了
第二關的試教
面對初次見面的學生
還必須具備臨場的反應
除了自選科目
還有指定科目
要如何在10幾分鐘
抓到重點
凸顯教學內涵
這是需要磨練的
最後的口試
除了談吐、儀態和理解問題及表達的能力
都是挑選老師的一些重要指標
所以說
能夠考上
真的不簡單
回想自己當老師的過程
師院畢業
直接分發
第一年就擔任高年級導師
一個班完全自己獨當一面
分發那年其實學到很多
越是自己的責任
挑戰性越高
10幾年前到附小參加教師甄選
那時
離開縣、市國小
到國立小學的老師不多
10幾位老師報考
甄選3位教師
除了試教就是口試
試教一個科目大約20分鐘
時間充裕
也能充分發揮
在師院之後一段時間
開放一般大學修教育學程之後
許多師資班也湧入許多老師
師院不再是唯一當老師的路徑
短時間
老師爆滿
流浪教師就只能到處代課飄泊了
但代課的不穩定
終究不是辦法
於是
這樣的現象
還會持續很久
只位爭取一個正式教師的職缺
一個好的老師
該如何篩選
這真的是一個難題
只期待
這次的教師甄選工作依然圓滿順利
今年學校又再度舉辦教師甄選
需要三位老師
來了600位左右報考
我們都很清楚
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
每年七、八月又是一場場的廝殺
天涯海角都去考
只要有考
就有機會
只是
報名人數眾多的情況下
勢必要訂出一些篩選的機制
讓有為者脫穎而出
當然
任何比賽辦法
一定有些許的瑕疵
第一關的筆試
篩選出的
大多為考試準備充分的準老師
很會考試當然是一種優勢
教育概念也必然是一個老師該具備的基本常識
但是
筆試後
有些教學很有辦法的老師
就提前被淘汰了
第二關的試教
面對初次見面的學生
還必須具備臨場的反應
除了自選科目
還有指定科目
要如何在10幾分鐘
抓到重點
凸顯教學內涵
這是需要磨練的
最後的口試
除了談吐、儀態和理解問題及表達的能力
都是挑選老師的一些重要指標
所以說
能夠考上
真的不簡單
回想自己當老師的過程
師院畢業
直接分發
第一年就擔任高年級導師
一個班完全自己獨當一面
分發那年其實學到很多
越是自己的責任
挑戰性越高
10幾年前到附小參加教師甄選
那時
離開縣、市國小
到國立小學的老師不多
10幾位老師報考
甄選3位教師
除了試教就是口試
試教一個科目大約20分鐘
時間充裕
也能充分發揮
在師院之後一段時間
開放一般大學修教育學程之後
許多師資班也湧入許多老師
師院不再是唯一當老師的路徑
短時間
老師爆滿
流浪教師就只能到處代課飄泊了
但代課的不穩定
終究不是辦法
於是
這樣的現象
還會持續很久
只位爭取一個正式教師的職缺
一個好的老師
該如何篩選
這真的是一個難題
只期待
這次的教師甄選工作依然圓滿順利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