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生活的第二週
雖然還是有許多小朋友到校後先發呆
等到組長提醒
才知道要交作業
早上陳老師再次提醒小朋友
每天早上一到校
先把作業交給組長
接下來
看看桌上老師發下的作業或課本
是否有被摺起來
如果有
再看看黑板上「訂正作業」的地方
是不是有自己的座號
如果有
更肯定自己的作業需要訂正
接下來當然是把橡皮擦拿出來
把錯誤部份擦掉
寫上正確的或更完整的答案
然後把訂正好的作業交給老師
老師會蓋一個章「已訂正很好」
這樣就算完成了
訂正完所有的作業
就可以看教室裡的書
有的孩子已會拼音
因此看故事書都沒問題
教室裡的書都可以拿到坐位上看
如果要借回家
必須跟老師登記
早自習時間
如果不想看書的
畫畫也可以
有時
陳老師也會讓孩子看看文建會「兒童文化館」上的繪本花園
網址是http://children.cca.gov.tw/garden/
剛開始
孩子可以用聽故事和看動畫的方式
來吸引孩子聽故事的興趣
漸漸的
也可以自己試著念出故事來
大約第十週開始
已經教完所有的注音符號
圖書館會發下「閱讀紀錄卡」
讓孩子將閱讀過的書記錄下來
為了鼓勵孩子閱讀
每讀5本書
也能得到一張初級獎獎勵
剛開始
以內容簡單、字數較少的繪本開始
文建會的這個網站
會不定時的介紹許多新的繪本
家長也能讓孩子試著看看
不過
還是以紙本的書籍為主
並且能夠重複閱讀多次
再與孩子討論故事內容
發揮創意
這週開始
陳老師對上學遲到(8:00未到教室)
以及座位整潔、上課遲到等項目
有較嚴格的執行方式
班上的圖書也常需要提醒放好
陳老師請柏儒和乃瑜當圖書股長
協助將故事書排列整齊
當然最好是每個孩子都能放好
今天突發了幾個狀況
都是拉扯或怒罵同學的情況
經過陳老師的觀察
好像圍著同一個孩子發生的問題
包括遊戲時的拉扯
和大聲的罵同學「看什麼」
不讓同學稍微靠近
其實這個孩子很機伶
能力也很強
只是自恃甚高
與人溝通時
總是無法友善
這不是在交朋友
而是在排斥朋友
孩子第一週不熟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好像沒什麼話可講
第二週開始
會去找同學玩
漸漸的也會有糾紛出現
不外「他追我」
「我不要他追」
「所以我推他」
「然後他就推我」
於是
到陳老師這裡來告狀
陳老師讓孩子倒帶
還原剛剛的現場
加上
如果有目擊者更好
瞭解問題所在後
其實不是什麼大問題
就是手動得比嘴巴還快
於是
拉他當作推他
不想玩了
被追累了
又以為他反擊
就這樣
一團亂
陳老師讓兩個孩子靜下來
喝個水
坐在位子上休息
直到上課
確定不會再有類似問題出現
才能同意下一節的下課
孩子的說法
常會與事實有出入
比如「拉」他的手
他會說「抓」他的手
碰到也可能說是打他
總之
要不厭其煩的跟孩子說
只要別人覺得不舒服
就不該繼續
要適可而止
第二週的上課時間
還是會被切割
不管是處理下課的事
告訴孩子該怎麼玩
該怎麼跟人家玩
聽話的一直很聽話
不聽話的
一直在挑戰陳老師的能耐
當然也消耗那短短地10分鐘下課時間
遇到問題
孩子必須去判斷
該如何處理
報告老師或是一笑置之
這都是需要學習的
一到下課
陳老師就必須開起「法庭」
當起判官
所有的瑣事一一來報告
一個人到保健室擦藥
會有2、3個人搶著陪他去
大約還會有7、8個人來報告這件事、、、
明天要打預防針
雖然已經跟孩子做好心裡建設
還是不敢保證能夠「勇敢又堅強」
有時
「削弱」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用平常心去面對
可能會更自然
明天下午等孩子吃完餐、刷完牙準備午睡
陳老師就要開始請一天半的喪假
代課的陳老師也是很有經驗的老師
我也很放心
檢討完今天的種種
真擔心每天都有那麼多要寫
哪有那麼多時間、、、
感謝柏儒媽媽請柏儒帶來兩罐洗手乳
給班上小朋友使用
學校也有準備
陳老師也有準備香皂
那就讓大家多洗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