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跟同事聊起大學入學的問題
雖然離自己的孩子念大學還有一段時間
也有太久的時間沒有接觸這個階段的訊息
因此
完全不清楚
現在大學入學竟然有這麼多管道
其中
繁星計畫是讓我最訝異的
原本繁星計畫是從國立清華大學開始
目的為縮小城鄉差距
讓非明星高中的學生
也有機會念明星大學
因此
各校在推甄時限制推甄名額
以免明星大學都是明星高中包辦
防止跨區就讀的問題永遠存在
乍看之下這的確造福了許多一般高中
也讓很多一般高中的孩子明白
只要努力還是有明星大學可讀
問題是
因繁星計畫而上明星大學的學生
程度是否有跟不上的疑慮?
為了讓高中普及化
而讓明星大學的學生程度拉開
教授在教學時
難道沒有困擾嗎?
根據高三孩子這次的推甄訊息
繁星計畫上醫學系只要69級分
而明星高中必須73級分以上
對一些念明星高中
成績又不上不下的孩子
是否造成很大的壓力
所謂「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也許可以這樣解釋
如果成績是勉強上明星高中的
倒不如念一般高中
再降兩個等級的學校
似乎對三年後的大學
比較有勝算
於是乎
以目標為手段的方式
真的能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嗎?
聽完同事的分析
才知道
原來現在的大環境
跟20年前我們在念大學時是完全不同的
該說
孩子的壓力變小了
或是路更寬廣了
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盲目拼名校到底為了什麼?
如果只為了上明星大學
所以混在一般高中裡
更有機會達成目標
這樣進去明星大學之後
真的能畢業嗎?
大學的能力把關夠嗎?
我個人認為
自身的能力最重要
是不是名校不是那麼重要
如果說未來的趨勢是這樣
那
念自己想念的、有興趣的
專長走向、培養能力才是對的
回家路上
在車上跟孩子的爸爸討論這件事
結果
我們家哥哥聽完後的結論
竟然是
不必去晚自習了
有學校念就好了、、、
頓時
我們啞口無言
似乎覺得有道理
又覺得不切實際
最後結論就是
你不念
別人會想念
被這個社會自然淘汰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凡是盡力才是對的
不知繁星計畫的這些訊息是否真實
還是認知上有差距
用對策來擠進明星大學
如果沒有實力
唸起來一定也很痛苦吧~
還是按部就班
踏實的讀書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