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次換新座位之後
過了相安無事的兩週
沒想到
兩週過去
每個人座位往右移動之後
當天有人難過得落淚
到底有什麼事讓人這麼沮喪
就讓我來還原整件事情的經過
請大家聽聽、看看、想想
甲同學是全班最高的男生
乙同學是全班最高的女生
以往
甲同學總是坐最後一排個人位子
也因為大家不想跟他坐
所以
坐個人坐也沒有什麼爭議的
這次
往右移動後
甲同學和乙同學坐在一起
乙同學當場用哭來表達不想跟他坐
這時
我只好請第二高的丙同學跟乙同學互換
因為丙同學和和氣氣、乖巧又聽話的
接到老師指令後
馬上要跟乙同學換坐位了
這時
沒想到
乙同學因為
不想坐丙同學原本坐的最後一排個人座位
又說不要換了
原本以為不了了之了
此時
突然冒出一個丁同學
竟然好心願意跟乙同學換
問題是
丁同學跟甲同學是死對頭
平時不同組就能隔空交戰了
常常你一言我一語的
因此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老師不可能不智到給自己找麻煩
當然不會答應這樣的互換
只是
當下再跟乙同學確認一次
只有一個選擇
跟丙同學換
不然不要換
星期一發生的事
今天星期三
沒想到還餘波盪漾
乙同學的家長在聯絡簿寫到
『希望孩子能跟丁同學互換
因為丁同學答應跟她換』
我在聯絡簿上說明了丁同學和甲同學的水火不容
坐在一起簡直是不用上課
也讓老師真的很為難
但是
這件事還是得放在心上
今天最後一節課
我跟全班說
乙同學的座位問題
家長有在聯絡簿上提到
所以老師還是得處理和說明
沒想到話剛說完
突然冒出了戊同學
言詞犀利的說
「老師
你不能因為家長在聯絡簿寫什麼
就給他們換座位
那這樣大家都會寫...」
哇!
戊同學這翻話一講完
我簡直傻眼
為了堵住他的嘴
怕他再講更不可思議的話
我跟他說
「對
我不會因為家長寫什麼就改變換座位的原則
但是
問題總是要解決
大家都不想要勉強自己
大家都認為自己最重要
那好
我們來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
首先
我解釋
甲同學是全班最高的
坐在最後一排是沒話說的
但
這次為什麼讓他往前坐
因為
甲同學在我耳邊碎念很多次
希望不要再坐最後一排
我為了圓甲同學的願望
就得安排左右兩個人
有跟他坐的機會
這時
很多同學七嘴八舌的插嘴說
「對呀!
就讓他坐最後一排就沒事了!」
這時
甲同學大聲的說
「我為什麼一定要坐在最後一排」
沒想到
我一開始說的話
全班都聽見了
只有他聽不進去
於是
全班回答他
「因為你最高呀!」
接著
我還繼續問全班
你們覺得甲同學和丁同學坐在一起可以嗎?
雖然沒有問丁同學
為何如此好心?
但
看著丁同學的眼神就知道
他極具挑戰力
彷彿告訴大家
我就不信我治不了他
天呀!
怎可能讓他做這個實驗
最後
我說
不想跟甲同學坐
總得要說出具體原因
這時
舉手要發言的人絡繹不絕
因為原因很多
我告訴孩子
原因必須跟座位有關係
其他不必贅述
於是
大約列了以下幾項:
1、他很髒會咬鉛筆盒、會咬衣服。
2、他喜歡在下面一直講話,又很誇張,喜歡大驚小怪或說自己很行。
3、他動作很大、很粗魯,還喜歡坐兩腳椅。
4、他喜歡掀衣服,露肚皮,讓人覺得不舒服。
5、他喜歡狡辯,明明有的事會說沒有。
6、他脾氣很差,愛生氣,有時會吼別人。
7、他上課在畫畫,叫他收起來還兇人家。
同學在列舉時
甲同學幾乎一概不承認
不然就說
現在又沒有
今天看到甲同學的聯絡簿
家長說
孩子覺得大家都是「以貌取人」
雖然不清楚所指的是不是身材肥胖的問題?
但是
另一個胖胖的丙同學
卻是大家喜愛的同學
因此跟肥胖無關
接著又看到
甲同學的家長提到星期一午餐發生的事
中午點餐因為甲同學太慢去點
以致自助餐收了
沒午餐可點
這時
老師拿出七、八包的餅乾
同學也把書包裡的餅乾捐出來
頓時
甲同學桌上有許多的餅乾
足以讓甲同學暫時填飽肚子
之後還有人捐焗烤義大利麵
當時
看到班上孩子們紛紛幫他想辦法
慷慨解囊時
我看到的是孩子的天真與直率
絕對看不到所謂的「以貌取人」這個部份
所以
喜惡是那麼的直接
就事論事也是孩子們正要學習的
最後
我問甲同學
如果讓你選
你希望坐在誰旁邊
他選擇了丙同學
我再問全班
有誰願意跟甲同學坐的
這時
丙同學原本願意
舉了半手
又覺得有些勉強
於是沒舉手
所以
全班還是沒人願意跟他坐
放學了
我導護值勤完後
想了好久...
乙同學有她委屈的地方
雖然他不願意嘗試去接受
但
這真的很難勉強
不過
當丙同學願意跟她換
她還嫌東嫌西時
這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而甲同學
一廂情願的認為他都沒有問題
即使大家告訴他原因
他還是不願意接受
更不要說願不願意改變
這樣
問題永遠存在
關鍵還是在他自己
誰都幫不了他
經過一番思考
我決定讓第三組
因為甲同學和乙同學而分開座位
也就是全組8人都是個別坐
像月考座位一樣
沒辦法
這已經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好方法
至於戊同學所講出的那句話
超乎三年級孩子說出口的能力
不得不擔憂
現在的孩子都是這麼尖酸刻薄嗎?
這樣真的叫做公平嗎?
老師堅持立場一直是很重要的
問題是
很多事情並不是對跟錯的問題
有討論的空間
就得去研議看看
問題發生在別人身上時
大家總是這麼理智和嚴厲
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
是不是也能這麼理性對待呢?
有時想想
孩子的腦袋裡
蘊藏著許多大人無法想像的世界
是從大人身上學來的嗎?
完全沒有彈性好嗎?
老師不只是老師
還是律師
還是法官
好難
真累